首页 >>投资者关系 >> 投资者动态 >>详情
投资者如何读懂上市公司定期报告
发布时间:1970-01-01

       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定期报告是最重要的信息披露文件之一。为了使信息披露制度发挥应有的功能,需要对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披露行为制定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上市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定期报告的“保真”要求,是指披露定期报告时,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对定期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并保证上市公司及时、公平地披露信息,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无法保证定期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或者有异议的,应当在书面确认意见中发表意见并陈述理由,上市公司应当披露。上市公司不予披露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可以直接申请披露。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发表异议时,应当遵循审慎原则,其保证定期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责任不仅因发表意见而当然免除。

一、什么是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

       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是上市公司“预先”披露业绩的两种方式,是在定期报告披露之前,上市公司对报告期的业绩提前进行预告或报告,目的是在正式财务报告披露之前,向市场和投资者传递公司的业绩变化情况。投资者可以在每年年初,关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看上市公司是否对上一报告期的业绩作出业绩预告或快报。

       业绩预告是对公司当期业绩的“预测”。因为是预估,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往往是一个区间值,譬如归母净利润下限至上限,净利润增速的下限至上限,且数字的准确性无法完全保证。根据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的规则规定,上市公司如果出现年度净利润为负值,或者业绩实现盈利并与上年度相比上升或下降50%,或者实现扭亏为盈,或者期末净资产为负值等情形时,应当进行业绩预告。

       业绩快报是上市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结束后、定期报告公告前,初步披露主要会计数据和经营指标,其字面意思突出一个“快”字。相较业绩预告而言,业绩快报能呈现较准确的数值,可以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公平性。

二、什么叫“预亏”、“预盈”、“预增”、“预减”?

       上市公司在披露业绩预告时,需要在公告中披露具体的盈亏数值。同时,为了便于投资者获取信息,部分公司也会在公告标题中包含定性的表述,如预亏、预盈、预增、预减等。“预亏”是指上市公司预告当期发生亏损;“预盈”是指上市公司预告当期扭亏为盈;“预增”是指上市公司预计年度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上升;“预减”是指上市公司预计年度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下降。

       预亏、预减和预盈、预增具有相反的含义,前者通常说明公司的业绩出现亏损或者同比下滑,后者则表明公司出现盈利或同比上升。上市公司通过及时披露公司的经营以及盈余信息,可以降低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前释放业绩风险或利好消息,减少定期报告披露时公司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投资者也可以相应进行风险规避或作出投资决策。

三、不同板块上市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存在哪些差异?

       沪深交易所不同板块的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编制中,都要遵守《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 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 年修订)》《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 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 年修订)》的规定。

       总体来看,不同板块公司披露定期报告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是相同的。但考虑到不同板块的特点,定期报告也存在一些差异。

       如科创板、创业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相应地,上市时未盈利的创业板、科创板公司,在实现盈利前,应当提示未盈利的情况,披露尚未盈利的原因及影响,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经营活动面临的重大风险等。

       再如所有板块的上市公司在披露行业情况时,都需要披露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情况,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对所处行业的重大影响等内容。

       除此之外,创业板公司还应当结合所属行业的特点,针对性披露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等能够反映行业竞争力的信息,科创板公司还应当结合所属行业的特点,针对性披露科研水平、科研人员、科研投入等能够反映行业竞争力的信息。

四、哪些信息可以在定期报告中豁免披露?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是按照定期报告内容与格式准则的规定将所有具有重大性的信息向公众投资者披露,但在特殊情况下,上市公司可以豁免披露部分信息。如由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特殊原因导致定期报告内容与格式准则规定的某些信息确实不便披露的,公司可以不予披露,但应当在定期报告相关章节详细说明未按定期报告内容与格式准则要求进行披露的原因。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认为需要披露的,公司应当披露。同时,上市公司在编制和披露定期报告时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不得泄露国家保密信息。

上一篇:如何读懂上市公司定期报告
下一篇:2023年全国宪法宣传周
Copyright 2022 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格网科技